明清实录 | 二十四史 | 四库全书 | 古今图书集成 | 历史人物 | 说文解字 | 成语词典 | 甲骨文合集 | 殷周金文集成 | 象形字典 | 十三经索引 | 字体转换器 | 篆书识别 | 近义反义词 | 对联大全 | 家谱族谱查询 | 哈佛古籍

首页|国学书库|影印古籍|诗词宝典|二十四史|汉语字典|汉语词典|部件查字|书法大师|甲骨文|历史人物|历史典故|年号|姓氏|民族|图书集成|印谱|丛书|中医中药|软件下载

译文|四库全书|全文检索|古籍书目|国学精选|成语词典|康熙字典|说文解字|字形演变|金 文|历史地名|历史事件|官职|知识|对联|石刻墓志|家谱|对联|历史地图|会员中心

首页 > 四库全书 > 四库百科 >

《杨子法言》十卷


《杨子法言》十卷

    【解题】 杨雄(前53-公元18),字子云,蜀郡成都人。《汉书?艺文志》列儒家杨雄所序三十八篇,注曰:《法言》十三。北宋之前,以杨雄为孟、荀之亚,故杨雄著述多为世人重视。自二程始谓杨雄曼衍而无断,优柔而不决;苏轼又谓杨雄“以艰深之词,文浅易之说”;朱熹则称杨雄“莽大夫杨雄死”(《通鉴纲目》)。杨雄人品著述遂为儒者轻视。自汉以来,为《法言》做注者很多,有侯芭注六卷、宋衷注十三卷,李轨解一卷,辛德源注二十三卷,又有柳宗元注、吴咸广注、吴秘注。至司马光时,仅存李轨、柳宗元、宋咸、吴秘诸家注文,司马光采集上述诸家之说,撰为集注。原序称各以其姓别之,除李轨注不署名外,余均标明宗元曰、咸曰、秘曰、光曰,以辨别诸说。


【检索《杨子法言》十卷 ==>】 古籍全文检索:《杨子法言》十卷     全站站内检索:《杨子法言》十卷

续姚江逸诗
岭南二纪
绮树阁稿
芙蓉集
强恕堂诗集
峇■山人集
珂雪诗
栋亭诗钞
别本莲洋集
晚树楼诗稿
黄叶村庄诗集
箐庵遗稿
倚云阁诗集
尺五堂诗删
翠滴楼诗集
友柏堂遗诗选
绀寒亭集
冯舍人遗诗
■老编年诗钞
阳山诗集
山晓阁诗
林左堂集
重知堂诗
野香亭集
受棋堂诗集
白云村集
香草居集
学古堂诗集
抱经斋集
超然诗集


关于本站 | 收藏本站 | 欢迎投稿 | 意见建议 | 国学迷 | 说文网
Copyright ©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.
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研究。
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,不保留版权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来信即刪。scp168@qq.com

ICP证:琼ICP备2022019473号-4